
《三人行》Three
杜琪峯(Johnnie To)導演第54號作品《三人行》這回真的玩大了,結尾15分鐘尤其荒謬令人看傻了眼,然而對於片中處在緊繃狀態、各懷鬼胎的主角而言,這樣癲狂失控的情節與處理手法,坦白說也只是剛好而已。

片名引用《論語·述而》原句—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 執法失當的警察(古天樂 Louis Koo)、深陷醫療失手陰影的主治醫師(趙薇 Vicki Zhao Wei)、高智商重罪犯(鍾漢良 Wallace Chung),原本毫無交集的三人因罪犯腦部中槍送醫而發生衝突,警察想趁亂幹掉罪犯掩蓋實情、醫師無法再承擔醫療疏失死命想搶救罪犯、而罪犯則與悄然潛入醫院的同黨抓緊機會逃亡。

三人的爾虞我詐,展開一場「舞台劇」式的心理攻防戰戲碼,杜琪峯充分利用受侷限的醫院空間,盡情揮灑「銀河映像、難以想像」的高度創意,透過三位主角的相互撞擊,將踰矩的職業操守和失序的人性重整省視。

在片尾15分鐘前的鋪陳,調度上讓人緊扣神經,卻不乏杜式神來之筆的黑色幽默;片尾15分鐘我承認情節和手法確實荒謬,但 最荒謬的絕對比不過和你立場對立的人物以及那未知的人性, 不論你是何種身分地位,不論你有「幾人行」都必定有人「失」,但這絕對不會是杜琪峯的失手,而是他在處理這部強調人性的警匪片時的應對,所謂的以眼還眼、以暴制暴,倘若要對付瘋子最好的方式就是—比你更瘋。

凡事沒有絕對,禍福往往只有一線之隔,就像片中因院方的醫療失誤導致癱瘓 的病人,也能因為二度「重創」奇蹟式的復原;人類「之乎者也」的說再多、想太多,然而生死有命,與其恐懼不如請你放鬆自己放手一搏,這也是為何片尾會以精神病患(盧海鵬 Lo Hoi Pang 飾)哼唱《邊個話我傻》(誰說我傻)作結的原因,我認為杜琪峯執導此戲,某程度上他就是這位精神病患的化身,彷彿「得了精神病後整個人都精神不少」,盧海鵬 看似瘋癲卻十分關鍵,這個精神病患看世間的眼光,遠比所有「正常人」來得通透,你不會忽略他在片中不斷 偷鑰匙的畫面,杜琪峯正透過盧海鵬這位「key man」來提點你拋開執念、 解開鬱結。

片中還出現不少資深演員飾演警察、院方、病患、家屬等配角,儘管篇幅有限支線並無延伸,但在每天上演生老病死的醫院裡,這些配角更支持著上段所述的核心價值。罪犯鍾漢良說: 「憤恨的背後是恐懼,因為你無法控制。」把自己逼得太緊的醫師趙薇最後放下後的一句:「我明白,盡力而為嘛。」都說著人生在世再簡單不過的道理。

《三人行》傳達人與人的撞擊不盡然是壞事,而杜琪峯的自我挑戰,亦然。杜的創作偏愛以醫院為背景,這回對於手術畫面 下了猛藥,逼真得讓人頭皮發麻,也看得出編劇對此做足功課;片尾的長鏡頭又與杜琪峯二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《大事件》開場有所不同,配上王菀之(Ivana Wong)演唱的《之乎者也》,開創警匪槍戰片的嶄新視野。

全片最大亮點絕對是「小太陽」鍾漢良,《毒戰》演正派警察還不以為奇,但這次飾演的高智商罪犯真的像魔鬼一樣把你看透令人不寒而慄,重點是這樣的反派還不讓人討厭,顯見他的演出並不刻版,更保有其人性面可謂相當高竿,直接拿最佳男配角也不為過(建議別報男主角);飾演醫師的影后趙薇也獻上極佳演繹,想要洗刷污名的醫師反而陷入更混亂的狀態,就算粵語是以配音呈現,都看得到她瀕臨崩潰邊緣的飽滿情緒,趙薇牽動了整部戲,讓電影更好看。 年底的金馬獎門票先遞給—導演杜琪峯、劇本游乃海( Yau Nai Hoi)與劉浩良(Ho Leung Lau)及麥天樞(Mak Tin-Shu)、男配角鍾漢良,趙薇也可望一搏。
銀河映像20週年大作,在此想對一度兜轉在音樂劇、單身愛情續集片的杜琪峯導演說:「杜老爺,您醒啦。」精神抖擻狀態大勇,儘管影評肯定兩極化,《三人行》也絕對不會是超級經典之作,但杜琪峯沒包袱放膽玩,身為影迷也看得好過癮好放鬆。
文|楊達敬 2016.07.24 按我加入我的電影粉專吧

《三人行》Three 2016.07.22起台灣上映 發行商:華映娛樂
2016高登電影獎風向球【華語電影】
最佳影片
導演
原著劇本
女主角趙薇
男配角鍾漢良

登燈指數:8/10
2016高登電影獎風向球【華語電影】
最佳影片
導演
原著劇本
女主角趙薇
男配角鍾漢良

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