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64830399.jpg
1164830400.jpg

【插播】
歡迎大家收看11.19 晚上11:30的台視【金馬風雲錄】
高登將會在節目上為大家聊聊今年金馬獎的入圍影片


11.19 金馬獎頒獎典禮倒數1
Gordon
本周以【預 測得獎】及【個人最愛】 的評比方式
為影友逐項發表我的淺見
今天我們來到壓軸-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獎

第47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
入圍的有
十月圍城
當愛來的時候
第四張畫
父後七日
透析

金馬獎最佳導演入圍的有
陳德森《十月圍城》(香港)
張作驥《當愛來的時候》
(台灣)
鐘孟宏《第四張畫》
(台灣)
劉杰《透析》
(大陸)

幾年金馬獎內地電 影頗受重視,順勢
搶攻了不少入圍席次,如去年 《瘋狂的賽車》、《鬥牛》;前年《集結號》、《一半海水一半火焰》;大前年《落葉歸根》…等,今年同樣地又冒出不少驚喜,如:《透析》、《玩酷青春》、 《觀音山》、《團圓》等片,透過金馬獎入圍名單,也提升觀眾對冷門影片的重視度。

今年最佳劇情片與導演的入圍名單,故事(敘事手法)是老大,技術反倒是其次,也因此小品佳作特別容易出線,如:《當愛來的時候》、《第四張畫》、《透 析》、《父後七日》,它們也都入圍了最佳原著或改編劇本獎。另外最令台灣觀眾感到興奮的是,最佳劇情片五個入圍席次中台灣便佔了三席,而這些準最佳劇情片 各自入圍的項目亦不少,其中《當愛來的時候》一共入圍了14項,平了2002年香港導演陳果《香港有個荷里活》的入圍記錄。

今年最佳劇情片的評審方向:回 歸人性,關懷社會、家庭與小人物的良善面,就連《十月圍城》這樣的商業動作大片能夠入圍,也都因為其中蘊含動人的人文情懷。


個人最愛.jpg
3第四張畫.jpg
最佳劇情片《第四張畫》
最佳導演《第四張畫》鐘孟宏

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兩項最大獎,我個人最愛都是《第四張畫》。

鐘孟宏導演的《第四張畫》,整部戲都圍繞在失親 孤獨的男童-小翔(畢曉海)身上,其相依為命的父親過世後,畢曉海被當年遺棄他的生母郝蕾接去與她及繼父戴立忍同住,卻得默默承受背後藏有驚人秘密的陰沉 繼父其恐懼威脅,畢曉海透過一張張畫像,勾勒出關於成長和現實的無奈與殘酷。

導演鍾孟宏繼《停車》後再次關懷社會,一擊即中內心的敏感脆弱面,敘事又教以往更加內斂流暢。在社會寫實事件中,添加了幾分懸疑、靈異色彩,讓影片引人入 勝;而冷調晦暗的故事背景,卻以絕美的影像手法著色,讓男童主角小翔(畢曉海)遊走在關於「成長」這既殘酷又美麗之中。尾聲,男童的凝視與自我檢視-空 洞、沉默,這強而有力的無聲控訴,對過去、對未來、對社會、對自己、對妥協、對無力、對已知、對未知...,深深教人屏住呼吸極其震撼,卻也完整建構出 《第四張畫》,這部令人回味再三、療傷安慰的力量電影。

其實兩年前鍾孟宏的《停車》早該被肯定,此回《第四張畫》獲得金馬評審重視固然令人感到開心,但卻得與另一部本土強片《當愛來的時後》共同較勁。手心手背 都是肉,筆者認為這兩部來自台灣本土的生命力創作,會是讓評審較難割捨的部分。



預測得獎.jpg
4十月圍城.jpg
最佳影片《十月圍城》
最佳導演《當愛來的時候》張作驥



金馬影片-十月圍城.jpg
《十 月圍城》
近20年來只有《功夫》、《愛情萬歲》在沒有入圍劇本獎的情況下拿下最佳劇情片,甚至還抱走了最佳導演(周星馳、蔡明亮);而今年《十月圍城》同樣在沒有 入圍劇本獎的情況下角逐最佳劇情片,獲獎機率看似微乎其微,但筆者認為它的商業動作片大格局,骨子裡盡說著熱血動人的浪漫情懷,確實也有機會突圍成為年度 最佳劇情片。次選《當愛來的時候》則是最有機會奪下最佳劇情片的台灣電影。


金馬導演-張作驥.jpg
《當 愛來的時候》導演張作驥
張作驥執導的《黑暗之光》曾獲第36屆金馬獎評審團大獎,而《美麗時光》更曾抱走第3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,但始終失利於最佳導演獎。沉潛8年,張作驥以 《當愛來的時候》重現當年《黑暗之光》的神采卻又更貼近大眾口味。影片營造動人的女性情誼、女性關懷、家庭力量,以及對每個小人物其生命的尊重之情,勵志 寓意深遠,是部反璞歸真的溫馨小品,看來此回是張導拿獎的好時機。

故事從少女的角度去看家庭與親情,女主角也找了 很像李康宜的新人李亦婕擔綱演出,影片處處都像極了《黑暗之光》。《黑暗之光》關懷盲人,而《當愛來的時候》則講述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,與親人的情感和看 法上產生的盲點。片中關切了未成年少女懷孕、自閉兒,傳統家庭裡頭重男輕女的情況,以及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親子疏離卻又如避風港般的重要性,常見攝影捕捉鳥 兒在天空翱翔總有倦鳥知返的用意;而自閉兒的畫作,強化了內心世界的美好卻飽受禁錮,身為旁觀者(家人)理應多加關切。影片用了大量的襯底配樂,卻不再出 現魔幻色彩,讓少女面對現實悠悠然地道盡箇中甘甜,甚至找來《黑暗之光》的男主角范植偉作前後呼應的重點角色,延伸出因禍得福,體會到面對生命與生活的勇 敢、無畏、大步走向前,對青少年而言的勵志寓意強烈。

張作驥與《十月圍城》的導演陳德森,兩人曾在 11年前(第36屆金馬獎)分別以《黑暗之光》與《紫雨風暴》同場競逐最佳導演獎,卻雙雙敗給了《千言萬語》的許鞍華導演;如今兩人再度碰頭,在各自的參 賽影片都擁有超高聲勢的情況下,也該是兩人拿最佳導演獎的良辰吉時了,誰勝?誰負?格外令人矚目。



5透析.jpg
最佳劇情片、最佳導演入圍《透析》

大陸導演劉杰的《透析》在今年金馬獎上相當風 光,入圍四項卻通通都是重要獎項,其中包括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原著劇本、最佳男主角。

台灣觀眾最感陌生的《透析》是所有入圍片裡頭最 平實敘事的一部作品,絲毫不見刻意雕琢的痕跡。曾執導過《馬背上的法庭》的導演劉杰,以最簡單的拍攝和剪輯方式,讓影片整體看來相當冷調亦極少對白;導演 將多線主角串連在一起,種種的利害關係,窺見人性情感的矛盾面,就如同司法審判過程中也夾雜了許多模糊地帶。從審判的冷冽,幾經迴轉注入人情關懷後的溫 暖,觀後倒讓人面對生活有了許多新生跟 轉機的思維,心靈彷彿獲得了救贖。

直覺《透析》鐵定會抱走起碼一項獎,很有可能就是最佳原著劇本。




1父後七日.jpg
最佳劇情片入圍《父後七日》

在父親過世的七天內,女主角阿梅回到台灣中部農村,重新面對鄉里人情的質樸、率真與迷信、愚昧,並飽嚐台灣傳統葬儀的庸俗繁瑣。在密集緊湊的宗教儀式裡, 她對父親的回憶與思念,只能在非常難得的瞬間出現。終於,葬禮結束,她回到光鮮俐落的城市,卻偶然在香港機場吸煙室裡,對父親的思念排山倒海而來..。

改編自「林榮三文學獎」首獎的同名散文,作者劉梓潔親自改編,並與金穗獎導演王育麟聯合執導筒搬上大銀幕。《父後七日》的入圍,具有相當程度的鼓勵作用, 儘管題材吸引人,鄉土味充滿親切感,喪親之痛確實能引起共鳴,但或許正因為它是從孩子的角度看待這份親情,也讓影片的敘事和技巧上不盡純熟,完成度非常薄 弱。


文/楊達敬 2010.11.19


一同期待第4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2010.11.20 SAT. 台視轉播



【插播】
歡迎大家收看11.19 晚上11:30的台視【金馬風雲錄】
高登將會在節目上為大家聊聊今年金馬獎的入圍影片




最佳劇情片與最佳 導演入圍預告片



十月圍城


第四張畫


當愛來的時候


父後七日

透析(無預告片)

 
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達敬 Gor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